应用技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及专业简介
时间:2024-05-30 来源:
应用技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学院简介
鞍山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位于拥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乡和祖国钢铁之都的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辽宁省鞍山市。学院坐落于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教育部直接指导的职教园区——鞍山市职教城内。
应用技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原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8月更名)创建于2000年,是隶属于鞍山师范学院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200余人,开设养老服务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2个,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养老服务管理、学前教育(师范)专升本专业4个,电子商务等专科专业15个,学前教育(师范)、服装与服饰设计五年一贯制及3+2专业2个,在校生近5000人。
多年来,学院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鞍山,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教对接、校企合作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院已成为国家级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先后被授予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模范职工小家、辽宁省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鞍山市文明单位、鞍山市先进集体、鞍山市青年文明号、鞍山市先进团委、鞍山市优秀基层党组织、鞍山市先进党组织等30余项荣誉称号。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全民健康为服务目标,立足鞍山、面向辽宁、辐射全国,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大健康理念,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实践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熟悉休闲保健管理、食品养生管理、运动健康管理和养老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扎实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学习与反思、沟通与合作、研究与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健康管理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健康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卫生保健、医疗监督、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品德修养要求: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较强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注重人文素养,具有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树立法制观念、公民意识和科学态度,能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工作中能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社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管理学、医学等学科知识,具备基础扎实的管理学、医学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必备的解决健康领域基本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2、系统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包括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在内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休闲保健管理、食品养生管理、运动健康管理和养老健康管理等行业相关工作的实践知识,具有胜任工作岗位的实际经验;熟悉国内外与健康服务与管理有关的法规制度和国际惯例。
3、具备文学、艺术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具备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技能,掌握通识美育知识以及适当的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要求:
1、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丰富的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经验,能够准确陈述和处理专业事项,撰写专业工作报告,养成职业判断能力,提升专业水准,具有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验技能和实践顶岗能力,能够通过各种专业实验和专业实习,具有利用专业实验设备(或专业实践)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上级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3、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本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尝试改进以得到合理有效结论的实践创新能力;具备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信息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学习提高以及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
综合素质要求:
1、具备健康服务行业人员职业素养,坚持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具有较高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对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专业看法和见解。
2、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沟通能力;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能够胜任不同成员担当的角色与职责,善于合作共事,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各项工作。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以及社会人际关系。
4、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了解健康服务与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和提升能力。
5、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能够根据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领域的需求,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锻炼,能够创新性地给出相关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6、能够对本专业的交叉学科领域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能够利用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创业。
主要课程:
健康管理概论、公共保健学、健康心理学、健康营养学、健康信息管理与大数据分析、管理沟通技巧、健康事业管理学、健康评估与诊断、公共政策与流行病预防、法学与健康管理法规、中医学基础、健康教育与促进。
专业特色与优势:
健康服务与管理是一门医学与管理学交叉的复合应用型专业,自2015年开始为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目录中的特设专业。本专业依托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运动康复、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优势专业,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思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强化复合能力培养:结合学科优势,立足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形成以老年人为目标的养老健康管理、以膳食营养为主的食品养生管理、以体育健身为主的运动健康管理三个主要的专业培养特色方向。
强化与校企联合培养:学校作为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理事单位,紧跟健康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已与鞍山市汤岗子康复医院、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鞍山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云南城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万佳宜康养老服务集团等单位合作,为学生实践,实习和就业提供平台,形成靶向性、特色化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
授予学位: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位要求,考核合格,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各级健康管理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健康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卫生保健、医疗监督、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工作。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紧缺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学、护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照护等专业技能,具有人文情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满足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老龄产业等相关机构的要求,具有适应行业新趋势、养老新模式、老人新需求的养老服务管理高端应用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人体结构与机能、社会学概论、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学、老年社会工作、中医学基础、管理沟通与实用写作、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社会保障、老年服务法律法规、老年健康评估、老年健康教育与促进。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老年疗养、老年服务、老年文化、养老金融等养老产业相关领域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专升本)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鞍山及周边地区,面向辽宁、服务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旅游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旅游行业从业资格和相关业务能力,熟悉旅游行业运营业务,精通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高的知识转化与创新应用能力和执行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素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能在大型旅游集团、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度假酒店、博物馆、展览馆、旅游综合网站、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旅游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从事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及旅游活动策划、旅游线路咨询等工作,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体魄等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能力培养:
1、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丰富的旅游管理工作经验,能够准确陈述和处理专业事项,撰写专业工作报告,养成职业判断能力,提升专业水准,具有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技能和实践顶岗能力,能够通过各种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具有利用或专业实践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上级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3、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本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尝试改进以得到合理有效结论的实践创新能力;具备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信息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学习提高以及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开设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心理学、现代服务业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法规、旅游商务英语、旅游财务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
师资力量:
专业教学团队中,硕士以上学历比例100%,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5%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参加企业行业应用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的教师比例达到70%;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职结合的核心教学团队。
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训、实习关键环节,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与就业需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
培养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程序设计与开发能力,分析与解决工作领域的工程设计、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能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的技术、管理岗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测试、运维、培训等工作,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体魄等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能力培养: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书写能力;把握情报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与运用。
3、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抽象表示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6、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计算机领域前沿发展的能力。
7、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发现、分析与解决工作领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核心问题,熟悉本行业国内外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Java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
师资力量:
本专业专任教师共有10余名,校外兼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其余为讲师、工程师,本专业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双师型”专任教师为100%,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企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历悠久,师资力量雄厚,2010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5年确定为高职院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高职院重点建设示范专业;实验、实训设施齐全;专业课采取案例驱动式教学,突出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培养。
就业情况:
学生就业主要从事软件的开发、维护、测试及计算机软件产品的技术咨询、培训、售后服务等领域的工作。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升本)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指引,适应国家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发展要求,以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管理需求为导向,培养拥有管理学、护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储备,熟练掌握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照护等专业技能,具有人文情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养老服务企业以及政府公共部门等从事养老服务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开设课程:
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概论、老年学概论、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学、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保障、老年服务法律法规、老年健康评估、老年健康教育与促进。
就业面向:
政府部门、涉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养老机构、康复保健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养老金融产业、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领域,从事养老服务组织、经营、管理等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 (师范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鞍山,面向辽宁,服务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幼儿和学前教育事业,具备良好师德修养、扎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早教机构、社区、学前教育培训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为学生将来成为学前教育的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培养:
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能够在托幼机构各年龄段设计和实施环境创设、一日活动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开设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健康领域)、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社会领域)、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语言领域)、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科学领域)、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艺术领域)、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及其他教师从教基本技能课程。
师资力量:
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26人。学前教育专业省级带头人1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项专业学习与培训,认真专研课程教学,被评为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及辽宁省举办的各类学生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6项。
专业特色:
学前教育专业侧重于技能与专业理论提升的全面培养。以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背景,主动应对挑战,突出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凸显实践取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并形成了学工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基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建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能力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老龄化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从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工作必备的护理、康复、管理等知识和技能,面向各类养老机构、街道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等养老服务行业从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老年学概论、医学基础知识、民政概论、老年病学基础、老年健康照护、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老年服务沟通实务、老年人权益保障、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心理咨询、中医康复保健、老年营养饮食与保健、社会调查等。
就业面向:
面向养老护理员、失智老年人照护员、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老年评估、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医养个案管理、健康养老顾问、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等岗位(群)。
专业建设成果:
本专业为辽宁省现代学徒示范专业,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与北京寸草春晖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沈阳万佳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鞍山祥颐园老年公寓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
电子商务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政治思想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基础知识和网站(网店)运营相关知识,具备商务信息处理、网络营销、网店内容维护与管理、客户服务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技能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网站(网店)规划与运营及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能力培养:
掌握从业时所必须的常用礼仪,具有较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商务文案写作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体魄;
通过商品信息采集、网络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网店运营等练习,使学生掌握从事网络信息组织、编辑的基本技能,通过网店营销实训、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站综合实训的练习,使学生具备网站(店)运营推广的能力;掌握网络营销与商务谈判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网络营销能力;通过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的练习,具备一定的跨境电子商务运营能力。
主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新媒体营销、视觉营销设计、网络营销、市场营销、社群运营、消费者行为分析、跨境电商、电商直播、商务沟通、市场营销策划、智能客户服务实务、ERP沙盘模拟实训、网店运营实训、网站推广实训、商务数据分析实训、数据可视化实训等实用课程。
师资力量:
电子商务教学团队教师有8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电子商务专业3人,市场营销专业3人,经济管理类专业2人,硕士学位7人。在校生与专任教师之比约为18:1,“双师型”专任教师为100%。有校外兼职教师3人,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企业。
就业情况: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1、网络营销业务和网络推广人员;2、电子商务网站(店)规划与运营管理人员;3、电子商务文案与美工设计人员;4、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业务综合管理人员;5、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人员;6、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人员。
专业特色:
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室有网店营销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等,实训室面积达到100平米以上,包括网店运营软件等各种电子商务经营模拟软件6套,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电子商务专门人才提供了仿真的教学环境。并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以赛促学,用竞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连续获得辽宁省市场营销技能大赛、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
注重培养电子商务基础技能型人才,采用“校企交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商务型、技术型及综合型电子商务方向,服务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需求及网络电子商务公司,现与杭州菜鸟、盒马生鲜、北京广瑞众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智慧森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大连闻音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好利来食品有限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合作关系。实现了与企业联合,实施校企交替培养方式。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层次的机械制造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机械制造和设计理论,具有较高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可从事机械制造控制、操作、调试生产运行与维护,获得现场工程师初等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能力培养:
掌握常用职业礼仪,具有较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掌握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与本专业领域内所必要的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技术、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CAD/CAM技术与应用、三维实体建模、自动化编程、金属工艺与材料科学。
师资力量:
专业教师9人,其中来自行业专家型兼职教师6人,专任教师100%为“双师型”。副教授及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4人,其余毕业中级职称,专业课教师皆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专业特色:
专业实验、实训设施完备;教学过程遵循“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采用案例式教学法,突出专业技能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团队意识、职业素养的养成;通过“双元制”培养,拓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就业情况: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机械制造业中产品开发、制造、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相关岗位的工作,特别是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使用与维护;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与调试、CAD/CAM技术密切相关的工作,部分学生也可通过专升本到上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深造。
应用英语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素质,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以英语为工具的各个领域,从事教学、翻译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能力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尤其是英语口语交流和书面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未来工作必须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场工作技能。
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开设基础英语、基础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阅读、实用英语语法、实用英语写作、英汉互译(口译)、英汉互译(笔译)、二外(日语/韩语/法语)、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师资力量:
应用英语专业具有一支教学业务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团队教师精诚团结,锐意进取,2021年喜获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迄今已经完成了省级以上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20多项;院级教改项目和课程建设10多项;迄今发表核心期刊和省级论文60多篇;主编、参编教材10多部;并多次获得辽宁省信息化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2010年应用英语教学团队被评为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院级教学团队。
就业情况:
应用英语专业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1、各类外语培训学校及幼儿园英语教师;2、各类公司的办公文员、涉外文秘和翻译工作;3、各类涉外酒店与旅游业接待等服务性工作。
专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外语晨读、课堂实训、技能训练、校内专项实训、职业技能大赛、职业顶岗实践等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且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理想,创新了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式。应用英语教学团队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辽宁省的技能大赛,硕果累累,2010年至今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在全国和辽宁省的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大赛和词达人比赛中累计获得国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省赛一等奖13次,二等奖19次,三等奖16次。
应用韩语专业(高职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素质,掌握韩语语言基础知识、韩语交际等知识和技能,面向以韩语为工具的合资韩资等企业、旅游业、酒店业、涉外接待等领域,从事办公、导游、客户接待、翻译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韩语技术技能人才。
能力培养:
通过韩语听、说、读、写、译等练习, 使学生重点掌握韩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 通过实用韩语写作、商务韩语、韩文计算机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与韩语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核心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商务、外贸、文秘等职业韩语实际应用能力,运用计算机软件和操作系统进行文字处理、熟练使用的能力。
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开设基础韩语、韩国概况与文化、韩汉互译、韩国语能力考试(初级)、 韩国语能力考试(中级)、韩文计算机应用、二外(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 韩语听力、韩语会话等专业实训课程,以及旅游韩语、酒店韩语、商务韩语、经贸韩语、实用韩语写作、商务韩语函电等专业选修课程。
师资力量:
本专业具有一支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突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专任教师66%具有博士学位,100%具有海外留学背景,100%为“双师型”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均来源于高校和企业行业一线。
就业情况:
本专业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1、各类商业公司以韩语为工具的工作;2、各类公司的办公文员和涉外文秘工作;3、各类涉外酒店与旅游业涉外接待及服务性工作;4、各类外语培训机构及小学、幼儿语言教育工作。
专业特色: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专项技能训练、职业顶岗实践等强化韩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建立日韩文化体验实训教学基地,设有韩国料理、民俗乐器、茶道礼仪等韩国文化体验。国际化办学特色,与韩国的多所高等院校签署了2+0.5+0.5,3+2合作培养及学位项目。与国内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2009年至今应用韩语专业学生在辽宁省省级韩国语口语比赛中曾多次荣获获二等奖,三等奖;东北三省韩文写作大赛中曾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