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及专业简介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12月。建院近20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总体办学定位,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思路,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院专业结构合理。学院现设有学前教育(师范)、小学教育(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应用心理学(师范)四个本科专业。同时,设有教师教育公共教研室,承担全校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及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有教授4人,副教授24人。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达90.8%硕士生导师5有国家优秀教育硕士生导师3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科研骨干1人鞍山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


学院办学特色显著。学前教育专业为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是我校2012年第一个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2022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小学教育专业2023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教科院近年来获省教学成果奖3项、省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2020年获辽宁省第八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2023年获批辽宁省学前教育专业产教协同育人虚拟教研室试点2023年被评为鞍山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学院办学资源丰富。学院拥有辽宁省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基地、鞍山市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心理学基础实验室、脑科学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儿童感觉统合实验室、蒙台梭利教室、奥尔夫音乐教室、影像艺术创作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影视后期编辑实训室等多个研究基地与专业实验室,并设有琴房、音乐教室、画室、泥塑室、形体训练室等多间技能训练室。建有省内实践教学基地30余个。教学行政用房面积5200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6万余元,图书35.21万册,电子期刊总数13.11万套。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在校生1565人,其中本科生1528人(师范生1483人),研究生37人(留学生2人)。在人才培养上坚持“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大力实施“产、教、学、训、赛、研、创”七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打牢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竞赛的比例逐年增加,考研率逐年提升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将学院建成“鞍山及周边地区教师培养、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基地、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及教育技术开发中心、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及心理科学研究及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心”而努力奋斗!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

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于 2005 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启动招生。2012 年,该专业成为鞍山师范学院首个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实现办学层次的历史性突破。2022 年 6 月,专业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办学质量获得国家级认可。目前,专业拥有结构优化的师资26 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9 人,具备博士学位者 7 人(在读博士 3 人),硕士生导师 9 人。师资队伍中曾获辽宁省教学名师 1 人、全国优秀教育硕士生导师 2 人、辽宁省科研骨干 1 人、鞍山市优秀青年教师 1 人。

专业聚焦“博雅兼上、知行合一”核心素养,立足鞍山,面向辽宁,服务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以“产、教、学、训、赛、研、创”七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和教育情怀,扎实的保教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潜心育人,善于反思与合作、创新与发展,能在学前教育领域相关机构从事保教及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

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作为鞍山师范学院的标志性专业,先后获评辽宁省特色专业、首批应用型转型专业、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并依托辽宁省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等省级平台,构建起产教融合的高质量育人体系。自开办以来,专业秉持 “以学生为本、以产出为导向” 的办学理念,创新构建 “U-G-K”协同育人机制,打造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 “理实交融、产教融合” 的鲜明培养特色。近年来,专业建设成果丰硕:获批辽宁省学前教育产教协同育人虚拟教研室,建设辽宁省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1 门,荣获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并建成7 门省级一流课程,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到实践创新形成全链条育人优势,成为区域学前教师教育的标杆性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

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于成立于1999年,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做到“三性一体”,即全面体现高等教育的共性、高师教育的特性、小学教育专业的个性,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副教授7人,博士及博士在读6人。

本专业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之校训,立足鞍山,面向辽宁,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技能全面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小学教学和班级管理等工作的科型骨干教师。

近三年来,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小学数学教学法与技能训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小学教育法规与师德规范》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教师主持参与省级、市级、校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学生获得省级师范生技能竞赛奖63每年都有学生代表本专业参加学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并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生主持省级、校级大创项目46项,并参加校级以上创新创业类竞赛,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范类)

应用心理学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23年开始招收本科师范生,立足于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社会服务相融合的应用型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及研究能力。

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6人,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缘结构合理。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专任教师中,国家优秀教育硕士生导师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鞍山市优秀教师1人。

本专业立足鞍山、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教育情怀,富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心理学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能够在基础教育系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育行政管理、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教师。

近年来,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任教师主持教育部心理学教指委项目1项,主持国家卫健委项目1项,省、市级课题30余项,校级教学、科研课题20余项,省级以上论文50余篇,SCI、SSCI论文4篇。教师在省级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2023年应用心理学专业获得鞍山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组织。

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学生参加国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创新展示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其中省级创业训练项目5项,获得铜奖2项。学生发表省级论文多篇。学生考研率较高,部分毕业生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深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高校研究生继续深造。



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

教育技术学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相融合的应用型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强化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现有专任教师8人,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辽宁省青年教育科研骨干1人、鞍山市园丁创业能手1人、鞍山师范学院十佳青年教师1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

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立足鞍山、服务辽宁,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学科基础理论,掌握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和数字媒体设计应用技能,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胜任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与研究、教育数字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中学教师及教育技术学专业专门人才。

近年来,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任教师主持参与了省、市级课题10余项,校级教学及科研课题30余项,SCI检索论文1篇,EI检索论文1篇,省级论文60余篇,参编教材两部,4门专业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教师多媒体作品多次在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其中省级创业训练项目5项,并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中国微课大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辽宁省同课异构等比赛中多次获奖;学生考研率较高,已考取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研究生。